輸入圖形碼
當前位置:政策資訊 - 申報通知
龍華區科技專項資金,計劃審核項目包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助類、企業研發投入激勵、人才和團隊創業扶持等15類小項目。項目一經審核通過后,將最高給予5000萬元的資金資助。
南山區科技創新分項資金是深圳市南山區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的其中一個項目。該項目主要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實現南山區建設宜居宜業的國際化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目標而設立的。包含有21個項目,最高可獲得2000萬元的資助。
為進一步落實我院“十四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規劃,促進科研范式變革升級,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出,有力支撐“率先行動”計劃深入實施,中國科學院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啟動中國科學院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專項2022年度應用示范項目申報工作。
深港聯合資助項目是深港兩地科技部門聯合為支持物聯網、醫藥生物技術、新能源材料等領域而設立的,項目總共最高資助1500萬元。
寶安區科技計劃是政府為構建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創新跨越發展,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釋放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活力等而設立的。該項目主要包含有20類小項,項目一經審核通過,最高可獲得5000萬元的資助。
為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科技館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國科協 中宣部 財政部關于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科協發普字〔2015〕20號)和《廣東省中央補助地方科技館免費開放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現將2022年科技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根據《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實施方案》,按照《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的相關要求,現將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發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以下簡稱共享航次計劃)用于資助海洋科學考察船和潛水器(以下簡稱考察船和潛水器),為必需進行海洋和極地科學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調查設施保障,以確保考察任務的實施,獲取海洋和極地現場觀測資料,推動海洋科學調查資料共享,培養和增強海洋科技人才出海考察經驗,促進我國海洋科學考察設施資源合理利用,為提升我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原始創新能力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及促進全球、區域海洋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為鼓勵和引進更多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地區總部和具有總部功能的機構,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特設立深圳市跨國公司總部企業認定項目。經認定的跨國公司總部企業,最高可獲得600萬元資助。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包含國家“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國家“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國家“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試點專項、國家“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國家 “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點專項、國家“數字診療裝備研發”試點專項和國家“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七個項目。
中國專利獎,針對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并且專利權有效,無權屬糾紛;全體專利權人均同意參評;未獲得過中國專利獎的對象。中國專利金獎項目不超過20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項目不超過5項。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項目,是為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鼓勵自主創新,鼓勵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結合;促進科學技術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促進“科教興粵”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審核通過后,可獲得一定的資金資助。
廣東省學術創新能力提升項目設立的目的是加強各領域間的學術交流,提升學術創新能力。它包括七個項目類別,分別是嶺南科學論壇、精品科技期刊、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綜合示范學會、建立學會聯合體、助力地方產業發展和科技服務站。項目申報通過后,單個項目最高可獲得11萬經費。
轄區各眾創孵化載體: 按照《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洪山區眾創孵化平臺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為加強洪山區各類眾創孵化載體建設,建立分類明晰、管理規范、服務標準、目標統一的全鏈條孵化體系,促進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服務和推動洪山區大學之城建設,現開展洪山區眾創孵化平臺標準化認定備案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根據《東湖高新區瞪羚企業認定及培育辦法》(武新規〔2018〕2號),為精準發現、培育和支持一批研發能力強、成長潛力大、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高成長企業,積極有效開展瞪羚企業培育工作,即日起開展2021年度高新區“光谷瞪羚”企業認定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欄目導航